ALMUSTAFA

a Bodyworker , Poet & Artist.

2007-06-23

引言1:「觀察」的態度

引言-

一、「觀察」的態度
「觀察」的態度-從身體欣賞者(A body appreciator)到身體觀察家(A body-watcher),從身體觀察家到共鳴(resonance) 。
基本上,「欣賞(appreciation)」、「觀察(watching)」與「共鳴(resonance) 」的心理假設是不同的。所謂「欣賞(appreciation)」它意涵著感謝、領會、察知以及正確地評價,是一個屬於客觀性的心理假設,以被欣賞者為主體的心理假設,沒有預期心理,滿懷「隨喜」;相對之下,「觀察(watching)」意謂著注視、仔細觀看,帶著強烈目的性主觀,觀察者以自己為主體,設定了許多的檢查項目與標準,準備檢查被觀察者;反觀「共鳴(resonance) 」是物理學用語,所指的是共鳴、起回音、共振。意味著打破兩者(及主、客觀)的界線與藩籬,用自身體體驗與他者相呼應。
這三個心理的前提假設,我們之所以開門見山的先提出來,其意謂著這將是我們最根本的應用態度:從客觀的欣賞主觀的觀察到切身的呼應;從隨喜、有明確的目的到親身參與。

「無知,所以親近。」

  「無知,所以親近。」這是一句禪宗的話。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因於我們個人先天的資賦、後天學習的生長環境、人生經歷與際遇,我們無可避免、必然會染濁上一些雜染,這些雜染慢慢會形成我們對事物的既有認知與看法,我們稱為「成見」。這「成見」有如一層障幕遮擋在我們的心與人事物之間,甚至是自己與自己之間,時時影響我們的知覺與觀察。如「一翳在目,空花亂墜」,倘若「成見」這障幕是扭曲變形的鏡面,則我們所見的人、事、物與自己亦隨之扭曲,我們的心若是清靜,將這「成見」的扭曲降至最低,那麼,我們則可以看見較接近真實原貌的景象。
  然而,我們卻都無可何如的必然會受到這「成見」的影響,我們或許可以消極的如神秀禪師所說;「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註2)地保持這既有「成見」鏡面的乾淨與平整,以減少扭曲變形;卻也可以返回自性去探索在「喜怒哀樂之未發」的「中」(註3)-一個未帶有任何情緒認知的原本存在,將每件事從最原始的定義-在還沒有塵染曲折之前的原貌-認知起,那麼,我們相信,我們將如同在伊甸園中的亞當,在一開始為萬物命名時,對萬物是充滿了驚奇與全新認知(註4)。雖然如智慧的所羅門王所說:「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註5)然而當我們細觀,萬事萬物無時無刻都在發生著變化,如禪宗說在河邊洗足,第一次踩進河裡的洗腳的水,與下一次再踩進河裡洗腳的水,已經是不同的水了。所羅門王看到的是事物變換的本質,而禪宗所詮釋的是面對萬物隨時起心動念的自性。不過,在這兩者間我們找到一個重要的共通性-即是「還原」。
  所以,我先費一番唇舌點出「還原」這個概念,希望對未來我們所探討的觀念,都保有一顆「還原」的心態,萬事萬物並非都是「應該」如何如何,當我們試著去還原,則萬事萬物將會漸漸清晰、了了分明。

「還原」
  「還原」,代表著將所有的事物回歸到最原始的「本來面目」,然而對這本來面目了了分明之餘,我們人心並無法「靜止不動」的停留在一個空性領域,人心的起滅,往來相續,人性的活動會促使我們重新認知與釐清更進一層次的東西,並與我們的生命、生活作連結。這個「認知與釐清」我們稱作「定義」,當我們重新認知、釐清即是對一個事物重新下「定義」,此時,我們所當發揮的是「發而皆中節」的「和」(註6),讓所有的人、事、物「素其為而行」,最後,回到這場生活遊戲之中、回到最初的情境之中!

在「情境」中「觀察」

  意念(暫且用這名稱吧!)最初的形成,絕對不會是一種形象,而只是一種感覺,一種無以名狀,永遠找不到一曲適當的歌或者是一首由衷的詩能夠情盡乎辭的完滿表達。還原的最初亦是如此,彷彿只是心頭的那一點點酸味兒!如卡在喉嚨的歌聲,無法吞也不能吟。
  慢慢的它會像是一團雲霧、也像被貓咪打亂了的線團,混在一塊兒,難以解開。漸漸的,我們理出了一點點的頭緒,雲端露出了一線曙光,慢慢的雲霧銷融了,模模糊糊中,我們體會出一個「意境」,我們開始可以使用一些形容詞來形容它了-溫暖的、寒冷的、有趣的、積極的⋯等。
  接著,雲霧退了,一件件事物悄然的在你的面前逐漸清晰⋯,你看到的是一個有如宙斯在眾神的花園中鳥瞰人間塵世的「情境」,停!我們就停留在這裡,我們就在這裡下「定義」。
在這「觀察」的「情境」中,在你鳥瞰視野下,你看到了甚麼?

  一個人,藏身在原野山林中,它在觀察,它是一個生物學家;一個嬰兒,張大他那純潔天真的雙眼看著世界,他在觀察,它是新生的探險家;一個人,高高在上,目空一切,他在觀察,他是一個統治者;一個女人,懷抱著嬰兒,流露著無限關愛的眼神,她在觀察,她是個媽媽;⋯「觀察」大家都在觀察⋯。

  緣此,從身體欣賞者(A body appreciator)到身體觀察家(A body-watcher);從「無知」到「親近」;最後「還原」在「情境」中「觀察」,這便構成了我們「觀察的態度」。


註1
http://www.ucchusma.net/samanta/index1.htm
「隨喜」,「隨」為順從之義;「喜」為欣悅。隨喜者,即為見他人行善,身心順從,隨之心生欣悅;亦即隨他修善,喜他得成。「隨」是隨順、不違背;「喜」是歡喜、無瞋。《華嚴經》載,菩薩不僅隨喜於如來難行能行之因地善行,乃至於成佛之一切果德,亦深心讚歎;不僅隨喜於十方世界六趣四生之所有功德,乃至小如微塵之善,悉皆隨喜。
  日用之間,舉凡身、口、意三業,皆可修隨喜功德,如見聞他人行一切善法,則以身效法,或布施掌聲鼓勵;口說愛語予以讚歎;心生歡喜,無有嫉妒。「隨喜功德」,就是隨著所見所聞,凡是有人做了善事,不論大事或小事,都能以歡喜的心隨順應和、稱揚讚歎。

註2
法海;《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自序品第一》
神秀禪師的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常與慧能大師的偈相並提。「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註3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中庸》
「喜怒愛樂之未發,謂知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樂, 音洛。中節之中,去聲。喜、怒、哀、樂,情也。其未發,則性也,無所偏倚,故謂之中。發皆中節,情之正也,無所乖戾,故謂之和。

註4
《聖經·創世紀》
2:19耶和華 神用土所造成的野地各樣走獸、和空中各樣飛鳥、都帶到那人面前看他叫甚麼。那人怎樣叫各樣的活物、那就是他的名字 。
2:20那人便給一切牲畜、和空中飛鳥、野地走獸都起了名 .

註5
《聖經·傳道書1:9》
「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註6
同註3。  

沒有留言: